图册 视频 手绘全览
简介

北京评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。相传是明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(1587~1668)来北京时传下来的。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,拜柳敬亭为师,回京后改说评书,并于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在掌仪司立案授徒。

2008年6月7日,北京评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2019年11月,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》公布,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(鞍山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)、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本溪市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、营口市群众艺术馆获得“北京评书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。

历史源流

北京评书是北方评书的主体,它形成于北京,盛行于京、津、冀和东三省等地。综观北京评书的发展历程,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:清初开创时期,代表人物王鸿兴,为北京评书开山之祖。清民初奠基时期,代表人物双厚坪、潘诚立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兴盛时期,著名人物有王杰魁、连阔如、陈士和等,此时名家辈出,杰作荟萃。解放后拓新时期,著名人物有袁阔成、李鑫荃、连丽如等。

北京评书早期为一人坐在桌子后面,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,身着长衫。至上世纪中叶,渐渐变成站立说演,衣着也不再固定。传统评书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“定场诗”,或说段故事,然后进入正式表演。正式表演时,以叙述故事并讲评人情事理为主。

北京评书发展堪忧,随着老一辈评书名家的逝去,书坛后继乏人。同时,市场模式化运作困难、书场演出已近消失、渐渐淡出电视,仅有广播评书、电子评书还在勉力支撑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传承人

连丽如,女,满族中国矿文工团评书演员,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,国家一级演员,享受政府特殊津。1960年随父连阔如学艺,是连派评书的唯一继承人。十几年来为各省市电台、电视台录制了《东汉演义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鹿鼎记》等十几部长篇评书,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。多次到新加坡为“丽的呼声”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录制了《聊斋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水浒传》等大书,并应邀到美国、马来西亚演出,为中国评书走出国门打开了道路。主要作品有:《水浒传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鹿鼎记》、《斩莽剑》、《康熙大帝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康熙私访》、《刘墉传奇》、《智圣东方朔》、《大隋唐》、《东汉演义》等。

袁阔成:北京人。出天津。出身评书世家,伯父袁杰亭、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“袁氏三杰”,与刘兰芳、单田芳、田连元被大家合称“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”,以擅说《五女七贞》而著名,享誉海内的评书艺术大师。“古有柳敬亭,今有袁阔成”,因其家学渊源,功底深厚,家喻户晓。袁阔成倡导说新书,将舞台的传统评书术带到大舞台上,使评书真正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。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,不断探索,勇于创新,语言动幽默,人物形象鲜明,具有“漂、俏、快、脆”的特色。内容新、风格新、语言新。作品: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赵子》、《大闹大名府》、《大闹神州擂》、《燕青打擂》、《水浒传》等。

传承意义

“古事今说,佐以评论”是评书艺术的重要特征,从论古而谈今,收醒世之效果。评书贵在“评”,精在“评”。可以说,以北京评书为代表的中国评书艺术,是最具中国民族特点、最富中国审美特色的艺术类型之一。但由于传承、宣传等问题使北京评书未能发扬光大,比之京剧已经天壤之别。

保护措施

2019年11月,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》公布,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(鞍山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)、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本溪市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、营口市群众艺术馆获得“北京评书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。

*类型:
*标题:
请选择
  • 简介
  • 历史源流
  • 传承人
  • 传承意义
  • 保护措施
  • 新增标题
*内容:
语音文件
文件要求:MP3
新手机号,需要先进行读者证/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~
完善信息,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~
亲~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?
绑定成功

获得 20积分